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中作文 高中作文

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

zmhk 2024-05-30 人已围观

简介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       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的今日更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新,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探讨它

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

       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的今日更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新,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探讨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最喜欢的水果》教案三篇

2.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3篇

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4.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5、4、3、2加几》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最喜欢的水果》教案三篇

        1、 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2、 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图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图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 师:期中考试过去了,老师想让你们都轻松一下,准备为你们搞一个大食会,好吗?

        2、 师:老师想先为你们准备一些水果,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啊?(提问学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最喜欢的水果》

        3、 师:有些同学喜欢吃的水果在这个季节是很难买得到的,而苹果、梨、香蕉、橘子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得到,那我们就用这四种水果,好吗?

        二、 新授。

        1、 师:一(1)班的同学也会举行一个大食会,而且老师已经在他们班调查过他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且统计下来了,请同学们看屏幕。

        2、 看到这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提问)喜欢吃苹果/梨/香蕉/橘子的有几人?

        那你们说哪种水果要多买些呢?为什么?

        3、 老师已经根据这个统计表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1)苹果比梨多( )个。

        分析题意:苹果有5个,梨有4个,苹果比梨多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

        怎样列算式?5-4=1 所以苹果比梨多( 1 )个。

        (2)苹果比香蕉少( )个。

        分析题意:

        (3)全班最喜欢吃( )的同学最多。

        4、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一(1)班喜欢吃水果的情况,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我们班的情况。

        你们桌面上已经有一些水果的,每人挑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水果举起来,让老师和小朋友们看一看。

        看来同学们都很踊跃,但是老师就烦了,老师很难知道喜欢各种水果的人数具体有多少人,那该怎么办好呢?谁可以帮老师想个办法呢?

        方案:1、各种水果的排队,然后数人数,(排列整齐)

        2、各种水果举手,数人数

        总结:喜欢各种水果的各有几人。

        三、 巩固:

        1、 同学们想的方法真不错,这样就可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了。那老师真的要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这么厉害!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P101,看看试一试这道题,老师已经发了一些学习用具的图纸,看看书本上的各种学习用具分别有几个,然后贴在相对应的方框里。(学生操作)

        2、 你们贴的跟老师的一样吗?其实这就是一个统计图,请同学们根据统计图完成这个统计表。

        3、 现在你们来想一想以下的问题:

        (1) 哪样东西最多,那样东西最少?

        (2) 哪两样东西同样多?

        (3) 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提问并板书,解决问题)

        四、 练习。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P102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巡查,然后评讲)

        五、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六、 作业:

        为了检测一下你们这节课学习的情况,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书本P102剩下的练习。

        七、 板书设计:

        统计

        最喜欢的水果

        (随堂提出的问题)

篇二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3、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难点:

        体验数据、实物整理、统计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启发教学,实践体会。

        1、我们班要举行元旦联欢会,需要习一些水果,现在市场上苹果、梨、香蕉、桔子这四种水果最多,咱们调查一下到底习哪种水果吧!

        2、小组活动:

        第组一张白纸,四种水果画片。每人选一种最喜欢吃的水果,贴在纸上,让大家一眼看出你们组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完成后,贴在黑板上展示。

        3、全班交流:

        同学们评议哪个组的图让大家一看就知道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帮助我们班决定习哪些水果。通过讨论,得出贴时要一边对齐,按种类顺序排列,左右也要对齐,并允许贴得不符合要求的小组重新调整。

        4、各小组的统计图进行汇总,制成全班爱吃的水果统计图及统计表,并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二、练一练:

        1、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1)喜欢吃苹果和梨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

        (2)香蕉比梨少多少个?

        (3)最多的是什么?最少的是什么?

        2、说一说:

        (1)哪样东西最多?最样东西最少?

        (2)哪两样东西同样多?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讨论)

        3、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图意,明确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数一数各种图形的数量,体会数据的整理过程,再动手画图,完成填空。可以让几个小朋友合作完成。

        4、第2题,先让学生把书后附页上的水果图剪下来,再独立解决问题。

        5、第3题,通过学习独立的调查,整理数据,表达结果,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6、迎新年。

        (1)先让学生独立去观察图。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提出并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说一说自己班如何过新年,开展哪些活动,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篇三

       教学内容分析: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要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对学生感受数学世界,解决、分析数学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需要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小朋友们,元旦马上要到了,我们准备举行联欢会。联欢会上不但要把教室布置得非常漂亮,还要准备一些水果,不知道大家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同学们比较喜欢吃的水果)。你能想想办法吗?

        [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生畅所欲言,但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

        3、大家意见不一致,如果我们打算买苹果、梨、香蕉、桔子四种水果,每种水果应该各买多少?你们说怎么办才好呢?

        二、确定方案,收集数据

        1、小组讨论,确立调查方法。

        2、小组汇报。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全班汇总。

        3、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进行调查。

        在征求全班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先选择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小样本调查。

        4、明确小组调查方法。

        1小组分工。

        2每组提供一张空白统计图和统计表。

        3小组成员可用自己的方式标出喜欢吃的水果。

        5、小组合作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并预测全班情况,说出猜测的理由。

        [合理的猜测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6、小组汇报调查情况。

        三、整理数据,验证结果

        1、出示各组的统计图,观察后,独立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2、展示,互相评价。

        [评价方式要多样,互评是方法之一。]

        3、请同学说一说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调查的结果是否正确。

        4、选择其它方法进行验证。

        5、说一说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四、分析结果,合理猜测

        1、出示统计图。说一说,看着这张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形式自由发表意见。

        3、刚才老师没有参加大家的调查,你估计一下,老师回喜欢什么水果?为什么?

        五、巩固提高,实践应用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用今天所学的本领,回家可以干什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3篇

        #教案# 导语《掷双色片》是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第六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分类、 数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2、掷双色片,会统计和记录红蓝片的数目,且用红蓝竖杠“∣”表示。

        3、能正确书写数字“8”和“9”。

        能力目标

        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感受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情感目标

        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掷双色片,统计和记录红蓝片的数目,且用红蓝竖杠“∣”表示。

        2、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

        教学难点:

        对随机结果的认识和有序地猜测。

        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

        1、每小组5个一次性水杯,其中一个写上“5”,其余的写上“7”。

        2、双色片(教具)(若没有,可用红、蓝磁性贴代替)。

        3、每小组一张工作表。

        学生方面

        1、双色片10片。

        2、红、蓝彩色铅笔各一支。

        教学过程:

        复习

        师:小朋友们,上个星期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1234567的分与合,几个与第几个的区别

        师:几个表示了什么?第几个表示了什么?

        生:几个表示了物体的数量;第几个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

        一、游戏引入

        1、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的数学好帮手“双色片”一起学习。(板书:双色片)

        2、猜猜教师手中双色片的个数。

        师:在我的手中有一些双色片,不满10片,谁知道我的手中到底有几片双色片?

        3、将手中的双色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请学生数一数共有几片。(向猜对的小朋友表示祝贺。)

        二、探究新知

        1、10以内数的分拆

        师:请小朋友数一数红的有几片?蓝的有几片?(在黑板上记录)

        再随机扔掷双色片,依次请小朋友上台数一数并记录红蓝色个数,在黑板上做好板书记录。(哦,小朋友们,我们再来猜猜还有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呢)

        师:小朋友们,我们看,我们掷8片双色片出现了几种情况?

        生:9种

        师:每一次掷双色片,我们是不是都很难猜到红的有几片,蓝的有几片?每一次的结果都是很随机的,这就叫做随机性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9种情况,我们怎样来排列能更容易记住呢?

        左边一列由小到大排列,右边一列有大到小排列(左边的树越来越大,右边的数越来越小)

        或者左边一列由大到小排列,右边一列由小到大排列

        小结

        师:掷双色片时,可以用数字来记录红蓝双色片数目,投掷的结果有多种可能性。

        练习

        1. 书本P14 2. 练习册P10 (1)

        计数

        ①在前面的双色片下面出示“ ”

        问:这是什么意思?你看懂了吗?

        ②根据实际结果,与学生一起将数字填入空格。

        ③师:我们的小伙伴手中也有一些双色片,你会用刚才的方法记录他们手中的红、

        蓝片各有几片吗?

        出示书本第16页第1题,前两个小题集体讨论完成;中间两小题以同桌两人互讲悄悄话的形式完成;最后两小题独立完成,全班用拍手的次数来表示答案。

        (2)操作(摆双色片)

        师告诉学生要拿出的双色片的个数,由每位学生自己决定红、蓝片的个数。练习说话:我将()片双色片分拆成()片红色的和()片蓝色的。(此练习在教师示范后可请同桌两人合作进行。)

        2、掷双色片(5片)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确定与记录红、蓝片个数的方法,下面我们来做个“掷双色片”的游戏。(板书:在“双色片”前添上“掷”)

        (1)教师示范

        ①操作:拿出5片双色片,放入标有“5”的杯子里。摇动杯子后,倒扣在实物投影仪上(如:2 3 )。

        ②记录:出示“工作表”

        根据掷得的结果先将圆片涂色,再用红、蓝“︱”表示。

        (2)学生操作(小组合作)

        ①宣布合作要求:每组4人分工合作,一人负责掷双色片,一人负责根据结果涂色,一人负责用红、蓝“︱”表示,还有一人负责监督。大家轮流。

        ②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各组汇报操作结果,师板演结果。(若有个别结果在学生操作时没有出现,可请学生想象:再操作几次,还可能有什么结果,该怎样记录?)

        (4)讨论;什么情况经常出现?什么情况很少出现?

        (5)小结:掷5片双色片,会出现6种情况,1红

        4蓝、4蓝1红、2红3蓝、3蓝2红这些情况经常出现,而5片全蓝或5片全红的情况就很少出现。有的小组掷了好多次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每一次掷出的结果都是不可预测的,这就叫“随机”。我们平时掷骰子,出现的数字也是随机的。

        (6)讨论:这些结果如何排列更整齐,利于统计?

        结论:可将一种颜色的双色片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而另一种颜色双色片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

        (7)师按照学生讨论的结果重新展示工作表。

        3、再掷双色片(7片)

        (1)请学生猜测掷7片双色片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2)师用双色片或磁性贴展示学生猜测的情况(有规律地排列)(见练习册)。

        (3)每个学生独立验证大家猜测的情况,并用“︱”记录在练习册表内相应的位置上(师可先示范)。

        (4)小结:掷7片双色片会出现8中可能,而每一种可能都是随机的。7片全红或全蓝很少出现。

        三、学写数字

        师:刚才我们用双色片学到了不少的本领,下面我们还要来学写数字。猜一猜,今天我们将学写哪两个数字?(8和9)

        (1)学写数字“8”

        ①师先请学生数一数书本17页下面的那朵花共有几片花瓣?(8片)

        师:8片花瓣我们就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

        ②师示范写“8”,并讲述书写要点。

        ③学生书空描写。

        ④在“田”字格上学写。

        (2)学写数字“9”

        (方法同上)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双色片伴随我们一起学会了许多新本领,大家的表现都很好。回家后把你今天的收获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也来分享你的快乐。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2.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初步感知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过程与方法

        掷双色片,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纪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随机结果的初步认识,感知数学的奥妙,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

        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学难点:

        掷双色片,并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并用阿拉伯数字纪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双色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我们先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这里有两个双色片,它们的一面是蓝色,一面是红色,现在把这两个双色片放到杯子里去掷一下,你们猜猜看,掷出的结果会是怎样的?

        生:(两个都是红色;两个都是蓝色;一个红色、一个蓝色)

        师:那么请你们拿出两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

        (出示课题:掷双色片)

        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1.知道数的分拆,并能用数字记录;

        学生汇报掷的结果,教师板书

        (1)○●

        (2)○○

        (3)●●

        问:还有其他的情况吗?

        师:我们还可以把这几种情况用数字记录下来。

        指着黑板问:那么2可以分成几和几呢?(1和1;0和2;2和0)

        师:通过双色片我们知道了把2分拆有三种不同的情况。那么你能用双色片摆一

        摆3的分拆吗?

        (学生操作,汇报结果。师板书,生模仿记录。)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会用双色片摆出3的分拆,还能自己进行记录。现在书上有6种数的分拆,你能根据红蓝片的个数进行记录吗?

        书上14页练习9/①

        (学生完成练习,汇报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也可以说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和几是几。

        2.掷双色片,对随机结果进行感知

        师:刚才我们通过掷双色片和双色片的摆放知道了数的不同分拆。现在每个人拿出5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会出现哪些情况。

        (学生动手操作)

        汇报:几个红片,几个蓝片

        板书

        ○○○○○ (1)

        ○○○○● (2)

        ○○○●● (3)

        ○○●●● (4)

        ○●●●● (5)

        ●●●●● (6)

        生完成书上的练习2。

        师:刚才我们自己动手掷了5个双色片,知道可以掷出6种不同的结果,那么哪些结果经常出现,那些结果很少出现呢?请你们自己再掷几次,然后把掷的结果记在书上。

        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1和6出现的情况较少等)

        同一种颜色出现的较少,而两种颜色都有的情况比较多。

        问: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等你们以后长大就会知道,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

        三、总结交流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设计

        练习册P9 写数,练习册P45、46

        板书设计:

        双色片

        ○ ●

        ○○○○○ 5 0

        ○○○○● 4 1

        ○○○●● 3 2

        ○○●●● 2 3

        ○●●●● 1 4

        ●●●●● 0 5

       篇三

        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第一册16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掷双色片,学习用“|”和数字来表示所统计的红蓝双色片数目。

        2. 用红蓝双色片摆出5以内数的各种分拆,从无序到有序,并能用方法进行记忆,培养学生合作、观察、归纳、整理及有序思考的能力。

        3. 对投掷结果的可能性进行猜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用红蓝双色片摆出5以内数的各种分拆,从无序到有序,并能用方法进行记忆,培养学生合作、观察、归纳、整理及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难点:

        可能性的猜测。

        教学准备:

        红蓝水笔各1支,同桌一个一次性杯子,10个双色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学会表达

        1. 明确要求

        今天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掷双色片”(板书课题)先了解一下游戏的规则:你们的桌上有一些圆片,圆片的一面是红色的,另一面是蓝色的,当你们看到红色的圆片就用红笔记录圆片的个数,当你们看到蓝色的圆片就用蓝笔记录圆片的个数,明白要求了吗?

        2. 学习记录

        (1)教师在黑板上逐一出示,学生记录(边记录边反馈)

        小结:我们可以用“|”也可以用数字来记录,当哪一种颜色的圆片没有时,我们用0来记录。

        (2)这些题是什么意思呢?(书16页题1)

        学生讨论、交流。

        (3)学生练习并反馈

        想不想自己掷、自己记?同桌一人掷一人记,圆片任意拿,每人两次。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二、动手动脑,发现新知

        活动一:分组活动,感受新知

        1. 同桌合作,一人掷一人记(第1、2组掷3个圆片,第3、4组掷4个圆片)

        2. 学生汇报各种情况,教师板书于可移动的卡片上。

        3. 观察并整理

        这么多的情况老师一下子记不住,你们有没有好办法?

        学生整理汇报,教师移动卡片。

        4. 你们能把这些全都记住吗?你是怎么记的?

        学生交流方法

        (1)左边一列的数字越来越小,右边的一列数字越来越大。

        (2)两个好朋友一块记,如:1和3、3和1都组成4。

        5. 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

        6. 对口令:拍拍手,我出3,你出几?(师生、生生)

        活动二:独立尝试,整理记录

        1. 如果有2个或5个双色片,会有哪些不同的投掷情况呢?你能有规律的记录下来吗?学生独立解决。

        2. 反馈板书。

        3. 小结。

        4. 对口令。

        活动三:深入探究,有序思考

        1. 小丁丁在掷7个圆片时,总会遗漏几种,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不重复、不遗漏的好办法,你们看:(出示8行同色的双色片,师翻转第二行的第一个圆片;翻转第三行的第二个圆片),接下来他会怎样翻呢?

        2. 学生上台翻转圆片。

        他翻得对吗?有什么秘密?

        3. 请你们为小丁丁记录刚才的结果。

        4. 如果没有图,你能记住吗?学生尝试记忆。

        三、回顾总结,提出要求

        1.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 想知道10个双色片的投掷情况吗?回家后试一试,并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

        四、故事激疑,猜测验证

        1. 听故事,想原因

        从前有个穷人,他只有10枚硬币,财主十分看不起他。穷人说:“我出10枚硬币,你也出10枚硬币,你掷3次,落地后如果硬币的正反面相同,那我的硬币就送给你,否则你的硬币就送给我”财主答应了,可他试了一次又一次,最后输了很多钱,而穷人却得到了很多钱。小朋友,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2. 探索原因

        小组4人,共20个双色片,每人掷1次,并记录结果。

        师生统计各种结果出现的次数。

        3. 观察,比较:哪些掷的结果经常出现,哪些掷的结果很少出现?

        得出结论:同一色的情况较少出现,中间几种情况出现的较多。

        师小结:全部是红色的和全部是蓝色的结果很少出现,所以那个财主总是输。其实这里面还有更深奥的秘密,希望你们长大后能揭开这个秘密。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年级# 导语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显现出足够强大的自信。而且对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52~5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对物体进行整理分类。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与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按一定标准来分类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激思:

        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房间吗?谁是自己整理的请举手。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整理的效果如何?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也有自己的房间,想不想去看看?

        这是淘气的房间,这是笑笑的房间,你想说点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淘气整理房间。

        二、启思

        1、都说笑笑笑房间整齐,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整理的?学习她的好方法来帮淘气整理好吗?生:好!

        2、看看笑笑房间里都有些什么?这么多东西,她是如何摆放的?

        3、你知道她为什么把球和玩具熊放在一起吗?仔细想想他们是干什么用的?(引出三类:服装类、学习用品类、玩具类)

        4、我们看到笑笑是把有相同用途的物品一类一类来摆放的,分成了“玩具类”“学习用品类”“服装类”。这就是:分类。

        三、展思

        1、再来看看淘气的`房间,看来淘气像你们大多数人一样还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今天老师把淘气房间的一些物品带到了课堂上,来看看这是什么?应该放在哪一类?为什么放在这一类?

        例如:这个是铅笔,学习用的,所以放在学习用品类。

        2、看看这是什么?应放在哪一类?为什么放在这一类?

        (袜子、玩具熊……)

        师:现在淘气房间的其余物品都在你们手上了,拿到物品的同学请你想一想,你要把它贴在哪一类?为什么贴在这一类?准备好了来站队,把这些物品在黑板上分类贴好。

        5、我们来看看淘气的房间中每一类都有哪些物品?(生读)

        6、经过你们的整理,看看淘气的房间变成什么样了?

        7、淘气要用铅笔该去哪一类找?玩具小汽车呢?

        8、淘气的妈妈又买来了故事书,放在哪一类?为什么?

        9、冬天来了,妈妈给淘气买了一条围巾,应该放在哪一类?为什么?

        10、现在你觉得分类有什么好处?

        四、促思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分类也有许多分类,我们一起来看看(欣赏生活中的分类)

        五、拓思

        1、今天学习了分类,帮淘气整理了房间,你收获大吗?敢不敢接受挑战?

        2、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阳光之旅吧!

        (1)一缕阳光:

        你能按照会飞和不会飞来给下列动物分类吗?

        (2)光芒闪耀:

        小组合作:你能给下列物品分类吗?温馨提示:

        1、拿出学习袋里的学具,小组内说一说都有哪物品?

        2、小组讨论,你想怎样给他们分类?说说你的理由。

        (3)潜能无限:

        请你给下列图形分类。(形状,颜色、大小)

        篇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68页主题图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与化。

        2、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

        3、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尤其是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则。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课堂练习本、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现晋江市少儿图书馆照片,简介图书馆,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观察交流,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请学生观察图,了解数学信息,然后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全班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

        2、探索算理,体会多样化

        (1)解决问题:《童话世界》和《丛林世界》一共有几本?

        指名列出算式:28+4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写在课堂练习本上,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全班交流算法

        方法一:摆小棒

        方法二:拨计数器

        方法三:8+4=12  20+12=32

        方法四:28+2=30  30+2=32

        方法五:列竖式(指名学生说一说列竖式要注意什么?)

        (4)比较讨论算法的简便性

        方法一、二比较直观,但需要借助实物;后三种方法比较简便。

        三、选择算法,巩固应用

        1、解决问题:《童话世界》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几本?

        2、解决问题:《童话世界》和《咪咪学院》一共有几本?

        要求学生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集体订正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3、用竖式算一算

        58+7=  5+32=  38+6=  8+27=

        四、自我评价,课堂小结

        篇三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的产生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儿童乐园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索兴趣的维持

        1、初步感知

        (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2)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

        2、数数交流

        (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

        (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习

        (1)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5、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

        探索: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寓教于乐兴趣的体验

        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找找数娃娃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练练点子表示数(课前创设好特定场景)

        1位白雪公主、2条手帕、3个蘑茹、4朵花、5只篮子、6个苹果、7个小矮人、8只茶杯、9只梨、10只小碗。

        [童话般的美丽场景,学生喜爱的童话人物,学得生动,练得有味]。

        四、总结提升兴趣的延伸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

        [第一节数学课,学习目的教育很有必要。用交朋友作比喻教育学生爱学数学,愿学数学,想学数学。达到延伸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的目的。]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7页及练习七第13、14题。

        设计意图:

        本节的“用数学”是让学生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计算出结果,侧重通过计算得出,而不是去数未知数的数量,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文应用题。所以,本节课力图基于传统教学手段,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情境和时空,着力指导学生运用所获知识,看图解决问题,找出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用加法解决,而求“剩下几个向日葵?”用减法解决,让学生初步知道求整体,用加法计算,求部分,用减法计算。以“一同去郊游”为主线,创造性地拆分情景图,努力做到情景图动态化,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引领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创设亲身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时空,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3.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5.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热爱我们的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生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关键:

        知道图上“大括号”和“?”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画面内容表达的意思,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活动式的情景图、小黑板、《一同去郊游》乐曲、录音机、图卡、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题

        1、谈话: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对了,秋天的天是那么高,那么蓝。学校组织大家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想)但有个条件,就是必须闯过两个数学大关,你们敢闯关吗?(敢)那就来吧!

        2、闯关。

        第一关:快速抢答。(卡片出示)

        3+4=1+6=7-3=4+2=1+5=

        7-5=5+2=6-2=6-3=7-1=

        第二关:方框再现。(小黑板出示)

        3、师:好,大家都闯过了关,我们现在就出发吧!请闭上你的小眼睛,拍起你的小手掌,摇起你的小脑袋,不一会儿,我们就会到达目的地的,走吧!

        4、播放《一同去郊游》的歌曲并出示挂图——美丽的郊外秋天景色。

        5、师:睁开眼睛,多美的乡村风光,你们看到了什么?(生答略)

        6、揭示课题。

        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到草地上玩儿,不过要请大家用数学帮助老师解决实际问题,你们能做到吗?(能)(出示课题:用数学)

        二、探究新知

        (一)引导学生学习加法图文应用题。

        (1)师:我们先看一下草坪上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草地上有4个小朋友在捕蝴蝶,又来了2个小朋友。)

        (2)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3)引出大括号、问号并解决问题。

        1、这个问题在图上怎样直观地表示出来呢?我们的数学家找到了一种简洁明了的方法,你们想知道吗?(想)好,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两个新的数学朋友吧!

        2、出示、粘贴大括号:我们的这个新朋友叫大括号,它表示把两部分小朋友合在一起。

        3、出示、粘贴“?个”:这是我们认识的第二个新朋友,它表示我们提出来的问题。

        4、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先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最后,大家把答案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师巡视)

        5、生交流,师板书:4+2=6(个)。

        (二)引导学生学习减法图文应用题。

        (1)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一个问题,而且认识了两个新朋友。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一位叔叔家,他有东西送给大家。快猜猜他会送什么呢?(向日葵)

        (2)师:对了,他要送向日葵。为了保护环境,老师先替你们收下,待回校再分,师边说边从图上摘下3个向日葵。

        (3)师:此时,你们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快说出来大家一起来分享吧!(地里一共有7个向日葵,老师摘下了3个向日葵,还剩下几个向日葵?)

        (4)师:那怎样表示?怎样解决呢?

        (5)小组讨论。

        (6)汇报交流。师适时粘贴图画,并让学生说清楚采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要这样解决?

        (7)小结:比较异同。

        提问:这两幅图在表示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用到了“大括号”和“问号”;不同的地方:第一幅图的“?”表示把两部分小朋友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求一共有几人。第二幅图的“?”表示两部分中的一部分,求还剩几个。)解法又有什么不同呢?(求整体,用加法计算,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叔叔还有东西送给大家,是什么呢?请看这儿。

        1、师出示、粘贴石榴、大括号和问号图卡,先让学生看图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师出示、粘贴蝴蝶、大括号和问号图卡,先让学生看图自己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1、师:你们还想到其它地方玩玩,继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吗?(想)那还请小朋友闭上小眼睛,拍起小手掌,摇起小脑袋,一同出发吧!

        2、播放《一同去郊游》伴奏乐,生课间休息,师出示美丽的大池塘图。

        3、让学生打开课本第51页,看图独立完成后,再集体订正。(选一小题让生说说想法。)

        4、拓展延伸。让学生寻找周围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困难的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暂时找不到身边数学信息的学生完成练习七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1、师:通过今天的郊游,你学会了什么?(学生随意说,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师讲述:小朋友真聪明,这次郊游大家发现了许多数学信息,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并解决了它们。数学知识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我们要善于用好数学知识并用心学好它。现在,我们回家吧!下课。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图画式应用题

        教学目的:

        1、学会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训练学生根据挂图正确表述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

        一、引入

        今天咱们到郊外去秋游,看看有哪些数学知识。

        二、新授

        1、加法

        [出示美丽的郊外风光]

        师:瞧,郊外的景色真美啊,蓝蓝的天空,美丽的花朵,还有几只蝴蝶正飞来飞去呢。

        课件出示左边5只,数一数有几只蝴蝶?再出示2只,现在呢?

        出示大括号和问号,师:现在有多少只蝴蝶呢?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美丽的蝴蝶可真漂亮啊,瞧,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是来捉蝴蝶标本的呢!课件分步出示:1、左边4人2、右边2人3、大括号和问号,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图意

        分组说图意,有4人小朋友在捕蝴蝶有2人在捉蛐蛐,一共有多少人?

        谁来说说图意,你知道怎样算吗?

        三、课中操

        四、减法图式

        那边的小朋友玩的开心,这边的农民伯伯正忙着呢?出示葵花,看,这是什么?

        先出示颗葵花,再演示农民摘了3颗,再出示大括号和7个最后出示问号。

        问:你能说出图意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农民伯伯摘完了葵花还要摘石榴。课件分步出示石榴图,自己说出图意后想一想怎样列式。

        五、练习可自己适当调配

        P51:13 14 15及思考题看图,先说出算式后写算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 能力目标:

        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1、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从100倒数到50

        2、看计数器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师拨数,指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你是怎样想的?”

        想:先从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二)新授:

        1、教学例七:

        (1)教师出示幻灯片(百数图)

        (2)学生观察讨论,“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教师举个例子,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横看、竖看、斜看)

        特点:①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

        ②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相同。

        ③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递减到1。

        (3)学生动手独立填写表格。

        (4)再观察,这个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

        2、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

        3、按要求38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四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

        3、比大小。

        (1)十位一样的数比大小。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2)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进行练习,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集体订正。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5、4、3、2加几》教案设计

        为了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数一数

        第一单元:数一数 (共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二. 汇报。

        1. 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 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 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 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 垃圾箱、国旗护栏 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5的有? 高楼、

        个数是6的有? 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 小鸟、

        个数是8的有? 小树

        个数是9的有? 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 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 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

        同样多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梨片.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提问题

        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面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一)、教学?同样多?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教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请学生听后回答(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渗透德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砖头。?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 和 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

        (二)、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1、 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要求学生把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2、 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

        (三)、教学?多些、少些?

        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木头。?)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头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头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头多,小猪头比木头少。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 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

        (四)、操作(?做一做?第2题)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二、运用新知?

        1、第1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2、第2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3、第3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4、 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珠子,所以黄珠多而红珠少。介绍你的方法。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板书设计: 和 同样多

        多 少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3

        长、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5、6题。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学生通过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多种比较方法,会间接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学具准备:十二袋不同的物品。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设计说明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长chang、 短duan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如图:

        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六、小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啊?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板书设计: 长 短

       《5、4、3、2加几》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

        算。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9十5= 9十3= 8十5= 7十6= 6十7=

        8十4= 6十9= 7十8= 8十7= 8十9=

        2、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5、4、3、2加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板书:5、4、3、2加几)

        二、探究新知

        1、出示5十7=,同桌合作学习。

        问:5十7等于多少?怎样计算呢?

        ①学生独立试做5十7。

        ②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

        ③学生汇报各种算法,教师板书。

        ④师: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十8、4十8、3十9。

        ①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②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③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师提示1: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到20。

        师提示2: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学生抢答汇报得数。

        3、看书质疑。

        4、做一做。

        ①看图列式。(第1题)

        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②第2题和第3题。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5、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三、练习提高

        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练习二十二第l题)

        每个图形的角上都有一个数,用外面的数加里面的数。按照外面的数变化按顺序先说得数,再说算式。

        学生汇报。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二十二第3题)

        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集体订正。

        3、练习二十二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二十二第2题。

        先让学生看懂这个表,让学生把得数填在书上表内。(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鼓励他先说问题,再计算。)

        四、总结梳理

        这节课我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课后习题

        完成练习册上的题。

 《5、4、3、2加几》教案(二)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地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将5、4、3、2加几的问题转化成9、8、7、6加几的进位计算。

        1.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5、4、3、2加几的问题中,让学生感受到可以将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问题,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比较熟练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从计算的角度发现加法交换律的现象。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的一般方法。

        2.2 教学难点:理解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的算理。

        2.3 考点分析: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工具

        课件、学具盒20根。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1、9加几的练习题。

        2、8、7、6加几的练习题。

        3、8、9和9、8交换位置练习题。

        4、综合口算题。

        探究新知

        1、启发谈话:

        我们已经学会了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要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5,4,3,2加几(板书课题)。

        2、看老师出题,比一比谁算得最快

        例1  5+7=□ 5+8=□

        老师板书:5+7=□

        师问:请你们说一说这道题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指名说:(学生可能会说出两种方法)

        (1)用凑十法.

        (2)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想:7加5等于12,

        5加7也等于12.

        2、学习交换法

        师说:你们想出的两种方法都可以.下面我们再看:5+8怎样想?

        板书:5+8=□

        学生仍会说出两种方法.

        (1)用凑十法.(2)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想:8加5等于13,

        5加8也等于13.

        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师说: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计算了5加几的题,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用哪种方法计算更快、更简便.

        学生回答:第二种方法更快、更简便.

        师说:好!你们都喜欢第二种方法,这第二种方法就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下面再请同学们想一想4加几、3加几应怎样算?

        例2  4+8=□  3+9=□

        板书:4+8=□

        师问:这道题,你怎样想?

        指名说:想:8加4等于12,4加8也等于12.

        师说:同学们算得真快,下面老师再出一道题,看谁算得快?

        板书:3+9=□

        指名说: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想大数加小数,9加3等于12,3加9也等于12.

        小结: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四道题,都是几加几的题?(是5,4,3加几)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怎么样?(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小.)这就是小数加大数.看到这样的题,我们应该怎样想?(想大数加小数)对!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算得又对又快.

        3、深化理解,加深巩固

        例3出示课件(圆点图)

        仔细看图:

        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能根据图意提出一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请一名同学说图意,再请一名同学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1:绿色的圆点有5个,红色的圆点有9个。

        学生2:红色的圆点和绿色的圆点一共有多少个?(根据学生叙述,教师板书。)

        问:谁能根据这个问题,列出算式来?

        学生3:5+9=

        讨论计算方法,请你把你的算法跟同桌说一说。

        A.交换加数的位置:

        之前我们学过9+5=14 ,因为交换加数位置,和是不变的,所以5+9就等于9+5,9+5=14,那么5+9=14.

        B.凑十法

        把5分成1和4,1+9=10,10+4=14

        C.接着数

        红的是5个,那么接着数绿色的:6、7、8、9、10、11、12、13、14.

        最后得出:5+9=14

        4、知识应用

        师问:除了这几道题,还有没有5,4,3,2加几的题?请同学们想一想.

        学生出题,老师板书:

        5+6=     4+7=     3+8= 2+9=

        师说:你们想得很好,这4道题是5,4,3,2加几的题,也是小数加大数的题,你们能用今天学的新方法很快想出得数吗?谁来试一试?

        先自己小声说一说:怎样想.

        指名说:

        5+6=11你是怎样想的?

        想:6加5等于11,5加6也等于11.

        4+7=11你是怎样想的?

        想:7加4等于11,4加7也等于11.

        两人一组互相说3+8=11,2+9=11是怎样想的.

        巩固提高

        1、完成课本95页做一做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完成后同桌讨论,并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2、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完成后小组内讨论,然后由小组成员出一个代表来说出答案,教师讲评后确定答案。

        3、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二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完成后学生以小组出代表形式说出答案,看哪个小组又对又快,评出优胜小组。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4,3,2加几的计算.计算这样的题和前面学过的9,8,7,6加几不一样.前面的题是大数加小数,用凑十法计算.5,4,3,2加几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今天,同学们表现很好,能用学过的知识自己学会了5,4,3,2加几的计算。

        板书

        第3节 5、4、3、2加几

        5+7= 5+8=

        想:7+5=12 想:8+5=13

        5+7=12 5+8=13

        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

       好了,关于“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