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

人与环境_人与环境的关系

zmhk 2024-05-14 人已围观

简介人与环境_人与环境的关系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人与环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2.环境与人类3.人类怎样与环境和谐相处?4.环境对人的影

人与环境_人与环境的关系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人与环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环境与人类

3.人类怎样与环境和谐相处?

4.环境对人的影响

人与环境_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如下:

       1. 依赖关系: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们依靠大自然提供的空气、水、食物、能源等资源来满足各种需求。自然环境的稳定和健康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影响关系: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工业化、城市化、森林砍伐和环境污染等行为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引起了气候变化、物种灭绝和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同时,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和干旱也对人类社会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3. 尊重和保护关系:尊重自然并保护环境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方面。人类需要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和浪费,并寻找更环保的能源替代品。通过保护自然环境,我们也在保护自己的未来。

       4. 文化与精神关系:自然环境在人类文化和精神世界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自然景观、动植物、天象等元素被赋予了宗教、艺术、哲学、传说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自然也提供了人们寻求平静、放松和灵感的场所,对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互动和复杂的关系。我们应该努力建立平衡和可持续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并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和管理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环境与人类

       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取得和谐是必须的.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升,同时人类的生产活动、消费活动对自然界的巨大冲击,引发了事关人类命运的大问题,即生态危机问题.当代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必然结果.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必将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经济无从发展,人民喝不上干净的水,呼吸不上清洁的空气,吃不上放心的食物,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自然规律办事,科学地利用自然,使之长久地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把人、自然、社会作为人类生存的生态整体来看待,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分裂,从而克服和纠正了传统自然观的缺点和偏颇.

        首先,生态自然观强调“人—自然—社会”和谐一致的整体性.自然界 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直接生活资料,而且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家园,人类虽然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但是仍然离不开生态系统和其他生命的支撑,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物一样都是整体存在链上的环节, “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乃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因素” .

        其次,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具有自己独立的“内在价值” ,反对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并提出“尊重自然、关爱自然”的思想.它打破传统的自然观,认为人类不应该成为自然的主宰,自然也不应该成为人类任意宰割和处置的对象,人类应把自身放在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关系中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应从“爱护”“尊重”和“亲和”的立场上去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再次,生态自然观吸取了生态自然学、生态哲学、生态社会学、生态美 学等领域的一系列最新成果作为自己的理论营养,从更为广阔的时空观来关 注人与自然的整体前途和命运,打破了传统自然观的封闭鼓励状态,极大的丰富了自身内涵, 从而使理论更具整体性、 综合性和开放性. 从内涵上来看, 生态自然观不仅将现代生态学的一系列原则借鉴吸收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而且兼收并蓄了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等领域的合理的要素和最新成果.从空间上看生态自然观同全球观和宇宙观相联系,从全球视野来看,环境问题没有国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三 基于生态自然观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随着人类进入到信息社会,地球已成为愈来愈复杂的人类生态 系统或人工生态系统.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到了反思的交叉路口,是继续把自然界作为物质财富掠夺的对象,还是调整好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 系,与其和谐相处,在协调中维持其动态的生态平衡,在改造中建设新的生态平衡,这已成为决定人类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当今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危机,为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也为了后几代人也能享用到充足的资源和环境,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方法和措施 来应对这些危机,从而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是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我国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自然生态的恶化,这源于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偏差.由于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和主导地位的形成,把人类看成为超自然的存在体,傲然凌驾于自然之上,将人与自然之间视“对立、对手、对抗”的关系.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人类完全以自己的需要为轴心去对待自然,任意地,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造成了对自然的极大破坏,导致了生态危机.今天,我们必须进行严肃的反思,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立起新的生态自然观:人是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一个生物种,具有一定的生物属性,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他必须从自然获得生活的资源,时刻与自然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高度相关的统一体,如果我们伤害了自然,就是伤害人类自己;人类必须跟 自然“共生、共存、共荣”和谐相处,人类又是智慧生物,应该以自己的智慧去促进和维护自然的稳定,自觉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调节者,使人类与自然 共同进化协调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存在,不能与整体冲突中得到发展.我们从歌白尼的日心说抛弃宇宙论上的“人类中心论”开始,就逐步把自身的存在展开到一个广袤无垠的时空序列中去;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出人类是镶嵌于生物进化链中的,而发端于 爱因斯坦的现代宇宙学,又揭示出人类被镶嵌在一个进化的宇宙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自然对人的规定,人对自然的依赖,人被包容于自然的进化谱系中.

        二是时刻意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对于非再生资源,由于人类的利用,只会逐渐减少,不会增加.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是有限的.它受到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无限地增长,因此,人类对自然资源不能任意索取,低效利用,随意遗弃.也不能进行盲目地、掠夺式的开发,造成资源的枯竭,应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维护生态潜力的范围内,以利持续利用.还必须认识到生态自然环境自我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人类把生态环境视为“垃圾场” ,无节制地排放废弃物,将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类将自食恶果.在生产时要坚决抛弃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之路.要大力倡导清洁生产,实施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自然资源系统和 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在生活上要选择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着眼于对物质的充分利用和精神生活的完善,追求一种超越物质消费的更高层次的目标,使精神文明不断升华和发展,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创造条件.

        三是树立正确的自然价值观.

        自然界是一个多样性的价值体系,包括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价值和精神价值等等.其中,生态价值才是最大最重要的价值,因为它为人类提供了诸如空气,水等生命要素和适宜的空间,由于它具有无形的、潜在的、永久性的特征,常被人们所忽视,不少受功利主义的驱使,经常的牺牲长远的生态价值 为代价去获取一时的经济利益造成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所以我们在评诂自然的价值时,应把生态价值放在首位,在不削弱或破坏自然生态价值的基础 上兼顾多维的价值利益,让自然得以正常的发展.

        四是要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环境伦理”就是对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人类超越自然并任意利用自然的信念是造成当今环境污染与环境恶化的重要根源.真实的环境伦理,也就是自然世界本身就有内在的价值,而人类对自然世界有伦理道德的责任.这主要是要传达人类只是生命社区的普通成员,应该改变人类是优越物种的想法,如此才能给予整个生态系统尊重.环境伦理是把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传统道德的视野 扩展到自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伦理关系来对待和把握,把人类涉及自然的行为作为伦理行为来规范.环境伦理观提出了自然界所有生物都享有不 受污染和破坏的环境权利,享有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人类对自然界有保护的责任和义务,要求人类调节自己的行为,把对自然的损害减到最小,以免对生物物种造成伤害,更不能由于人类的活动使物种走向濒危或灭绝;要 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物种都有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不能以对人类是否有利的单一标准进行益害分类,不能对人类有益的生物无节制地获取.应做到适度利用和保护;也不能对人类有害的生物斩尽杀绝,而应实施调控,使其危害降到最小限度,从而使生物都 能在生态系统中发挥共、功能作用,保持生态系统的稳态. 总之,人类应该采取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从时间上看,生态自然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为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可持续的 生态环境和可持续的社会环境,为了能够将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留给子孙后代,人类应把经济系统的运行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内,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总结

        从自然生态观来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交融的和谐的关系. 通俗地说,一方面人类是环境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是主动地改造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就是在这种相互关联、 相互制约中求发展. 因此,人虽然是万物之灵,但必须与自然界保持协调 — —不断用理性化的行为和规范,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努力做到三者和谐统一.只有我们能做到社会和环境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发展,才能使我们在创造与追求今世的发展和消费时,不会剥夺或破坏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发展和消费的权利,真正的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怎样与环境和谐相处?

       环境(environment)是一个现代的概念,是指围绕生物体外部的空间及其所包容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在这个空间中,温度、压力、湿度、阳光等物理化学条件,水、土、空气等非生物成分的状况,以及生物彼此间的关系,决定着什么样的生物群落能在此生存,同时也影响着它们的形态与习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但实际上鱼和鸟原来都并不那么自由,深海的鱼不能游到浅海中去,只有少数鸟类才能飞上高山之巅。不同的生物群落只是在特定的空间中才会出现。

       人和其他生物一样,都是地球上环境演变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环境的继续演变而进一步发展,因而能得到适应环境的生理特点。英国作家威尔斯(H.G.Wells,1866~1946)写的科学幻想小说《大战火星人》中,人类面对火星人威力极其强大的武器,犹如螳臂当车,但入侵的火星人终因不能适应这个新的环境而全部病死,人类的生活恢复常态。撇开幻想的故事成分,威尔斯从反面道出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到现在的一个真理。和其他生物比较,还有不同,就是人类多了一个自己的社会(society),而且他所直接感受到的生存压力,经常是来自社会。

       在西方语言中,环境作为一个名词出现,始于英国哲学家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斯宾塞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将其用于认识人类社会,他所定义的环境,包括了自然和社会两方面,为避免语义上的误会,本书中的环境一词除特别指明外,专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则简称为社会。环境与社会这两种因素都在作用于人,究竟是哪一种因素在对人类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多年来一直在争论,我们在这里不去纠缠历史上的问题,而是用今天的地球系统科学观,去认识环境对人的影响。

       作为地球这个巨系统一个低层次的组成部分———人类,其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环境的支配。气候、水、土壤、地形及与此相关的动植物,就是对人类生存至关紧要的几种因素。

       气候的影响无处不在,不仅是人的发育和健康直接受到它的影响,作为人类衣食之源的动植物的生长,以及淡水的供应,都与气候相关。不同的气候条件使人们的衣食住行,乃至性格行为都出现差异,并使人感到处在自己所习惯的气候环境里是最好的。

       水是人类维持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所以北京猿人以周口河旁阶地上的洞穴为居所。在我国乃至世界其他地方发现的石器时代人类遗址,也大多分布在河流两侧与湖泊四周。这种地方取水方便,而且其他动物常来聚集,植物也茂盛。以渔猎、采摘为生的早期人类,容易在此获得食物。后来,人类的居所能向远离河流的地方转移,是因为人类懂得了打井挖泉、利用地下水。当饲养牲畜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后,人们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我们还可见到,农村中的居民点,多是靠着井泉分布,在沙漠中更是有水的地方才有人烟。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当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后,土壤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周原芜芜,堇荼如饴”,是岐山下肥沃的平原把正在寻找定居地的周人留了下来,他们以此为基地,建立了取代殷商的强大王朝。这些肥沃的土地是渭河开拓出来的。河流带来泥沙和有机质养分淤积而成的土地,哺育了世界各地的古老文明(如黄河、恒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等文明)。

       地形对人类的活动有重要的影响。远古时代的人类常依山傍水而居,天然洞穴便成为良好的住处。但在农耕社会,已经学会盖房的人类总是聚集在土壤层发育的平原地区,导致山区的经济发展往往不如平原地区。不过,适宜的活动空间还需要其他环境条件的配合。缺水的沙漠,地势也相当平坦,但没有植物生长,对人就没有意义。

       动植物和人类一样,依附着环境生长,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控制。而对人类来说,它们又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动植物所能提供的食料的数量和质量,对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以上这些因素,曾被综合起来概括称为地理环境。今天我们看到,还应包括岩石圈及地球深部物质运动产生的效应,以及来自宇宙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部落、民族的迁徙,王朝的更替,城市的兴衰,除了人类社会内在的原因之外,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有时它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历史的早期,由于中原地区的土壤、气候、水文和地形等条件最适于农耕,远比北方的大漠、西部的崇山和南方卑湿之地为好,东边则是难以跨越的大海,因而周边的族群总是向这里聚集,文化在此兴盛,中华由此得名,天朝上国的思想也由此而生。以后南方得到开发,经济发展超过北方,中华文明覆盖面扩大,中国的范围也随之扩大。而以中华为世界的中心,天下精华之所在,心态依然。人情怀土,穷达不易,故对外但求人不犯我,以和为贵,不事扩张,始终以守成为本;而在中国内部,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各种势力总是要逐鹿问鼎,执牛之耳,因而内战之多,他国罕见。这些历史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格局的影响。

       出现在地中海东部以克里特岛为中心的米诺斯文化,比希腊文化还古老,曾盛极一时。但在3000多年前突然消失,引起过许多神秘的推测,现已查明,原来是这个地区的火山大爆发,导致这个文化一蹶不振,迅速销声匿迹。我们还可以看到,从蒙古高原出发的骑兵,居高临下,南下横扫中原,西向直抵东欧,但向东因有大海一水之隔,终未能涉足扶桑。以上事例,似出偶然,但如无环境因素的限制,亦无从发生。

       环境的影响,小至个人生活,大至国家发展,可谓无所不在。我国古代贤哲对此早就有所认识。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总是先分析地理资源形势。其后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政治谋略,更已具有地缘政治的意义。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认识环境对人的影响,在我国出现得也很早。两千多年前以管仲的名义编成的《管子》一书,便留有这方面的记录。当时人们已认识到:土壤有不同的性质;地下水的水质和埋藏深度等因素,对农作物的发育会产生影响,遂据此对齐国平原地区的土地作了分类,标明什么样的土种植什么样的农作物才合适。对城市建设也已能概括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用水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管仲在公元前686年到公元前644年间主持齐国的政务,是一位务实的政治家,这部《管子》就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总结出来的。《管子》中提出,要治理好国家,首先得了解国情,而国情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水土之性”,更是了不起的远见卓识。这里的水土,实际上已经把来自水圈、岩石圈和大气圈的环境因素都包括在内了,而且最后着眼在水土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影响上,已和现代环境科学的观念相近。奇怪的是这些科学的认识并未得到发展,而在管仲之后约千年,假托晋代郭璞(276~324)提出的“风水”之说却盛行起来。这“风水”虽然含有风和水两个字,但并非去研究自然界的风和水,而是琢磨怎样埋葬先人的遗体才能使后人升官发财,富贵呈祥。

       为什么科学在中国如此举步维艰,而具有巫术色彩的风水术却能盛行?西汉时董仲舒提出的“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观念起了误导作用。

       本来,如果将“天人合一”解读为自然环境与人的和谐,无疑是卓越的科学思想。此前荀况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便是主张天人分开的,只可惜在中国古代,能这样去理解的人实在不多。在思想界居统治地位的,是给自然之“天”赋予超自然的神秘意义,天人通过精神世界合而为一,并会互相“感应”的观念。所以对环境的认识,走不上科学的道路。而且这些观念还通过宫殿庙宇的建筑,拜祭天地鬼神的仪式,文字图像的宣传等各种文化的渗透,深深地进入到普通百姓的头脑中。从而使他们以为皇帝是天之子,深信人间的变化体现着天的意志,自然界的变化也总有人世间的原因。故而有“褒姒乱政,岐山地震;窦娥奇冤,六月飞雪;五星联珠,刘邦即位”等说法。皇帝下诏,首称“奉天承运”,自认为得了天命,不同于凡人,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天经地义。秦始皇更是自我膨胀最突出的一个,他东游大海,射大鱼以战海神;南巡湘江,遇大风,不得渡,大怒,有人说这是湘山上的神和他作对,马上调动刑徒三千人,砍尽山上的树。没当上皇帝而在梁山泊当寨主的宋江,也要打起“替天行道”的大旗。

       由于这些观念深入人心,直至科学昌明的近代,陨石雨的坠落,地震的发生,乃至花木的枯荣,均可引来讹言四起;另一方面也不乏违背客观规律而欲以“天威”摆布自然,干出一些“战天斗地”的蠢事。所幸在中国,一直有一大批实干家,他们求真务实,并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虽未能提升到科学认识的高度,但做出了重大贡献。终将菹茹盐渍之地、林莽荒原之处改造成沃野良田,而且直到今天后人仍得其惠。相较于曾诞育苏美尔文化的两河流域,曾被记述为神话般的伊甸园所在,今天大部分土地已成盐渍荒漠,我们不能不铭记先贤的勋劳。大禹、管仲、李冰、郑国等为其著者,更多的是无名英雄,他们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今天我们有了科学的武装,特别是地球科学着眼于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综合各学科以概观全球,掌握了它,将能更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也有助于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环境对人的影响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各国执政党面临的共性问题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不断积累,来自人口、环境、资源、生态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逐渐成为各国执政当局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环境问题实际上已经发展成社会政治问题,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且与政党政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政党执政都无法回避人与环境如何相处的问题。

       第一,“绿色政治”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政党结构,也使环境保护问题进入主流政治。绿党是一支以保护环境、扩大民主、维护人类和平为主要目标的新兴政治力量。1972年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绿党组织 ——新西兰价值党出现。之后,绿党的势力在各国尤其是西欧迅速发展,并相继进入地方、国家及欧洲各级议会,成为重要的执政党、参政党。目前,绿党已遍及世界五大洲,全球大约有70多个绿党组织。在绿党的推动下,生态优先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在世界各国深入人心,一些主流政党也进行理论创新,德国社民党、英国工党等老牌执政党纷纷将“绿色政治”的理念写入党纲,英国保守党政府等一些右翼政府也陆续出台了新的环境保护条例。“绿色政治”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最终摆脱边缘地位,走入了主流政治。

       第二,环境安全成为国际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执政党均注重维护自己环境利益。目前来看,各国执政党公认的环境安全问题主要有四类:一是资源稀缺造成的冲突与不稳定,如石油和水是引发诸多地区冲突的重要原因,在中东、非洲、西亚和南亚,水资源已成为影响地缘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二是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而引发的社会动乱,如在非洲和亚洲多个国家由于环境恶化、食物短缺产生了大量“环境难民”,并引起局部动荡和社会不稳定;三是跨界污染和危害转移引起的国际纠纷和冲突;四是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间货物与人员流动带来的生物、基因威胁,诸如疯牛病、禽流感和SARS等病毒和疫病的蔓延很难控制,往往带来全球性的恐慌。

       第三,对环境问题的态度已经成为影响执政党和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美共和党政府因退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而遭到强烈批评。欧盟各国执政当局率先提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20%的量化目标,并迫使在气候问题上一直不甚积极的美共和党政府在G8峰会上做出一些妥协。虽然西方发达国家是输出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主要责任者,但这些国家的执政党一直都积极争取在环境问题上的话语权,攻击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政策。

       二、各国执政当局在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的主要做法

       第一,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瑞典、芬兰、挪威等北欧国家的执政当局最早呼吁从全球高度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问题。1972年瑞典执政当局主动承办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在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呼吁“人类业已到了必须在全世界一致行动,共同对环境问题采取更审慎处理的历史转折点”。2003年,在许多国家执政的社会党国际成员党在《圣保罗宣言》中提出了“新的发展观”,认为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同等重要,主张把生态、经济和社会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近两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执政当局停止使用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用新的“绿色核算体系”,将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环境保护的成本也计算在内,以更加合理地反映出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二,综合运用立法、行政、税收等手段对环境保护进行监督和调控。芬兰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环保法的国家,执政当局早在1886年就制订了第一部森林法,目前其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70%。2000年3 月,芬兰政府开始实施新的《环境保护法》,将防止空气污染、消除噪音和环保许可证制度等有关法规汇总在一起,同时修改了节水和垃圾处理等相关法规,加强了对环境的预防性保护。近年来,印度、越南、缅甸、老挝等国执政党为保护本国森林资源也都制定了相关法律,严格限制原木出口,对木制品出口的税收也大幅上升。非洲各国执政党针对非法捕猎和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制订了严厉的惩罚措施。

       第三,发挥政府和民间两方面的作用,强制和鼓励双管齐下,推动企业和社会节能降耗,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多国家的执政党普遍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等作为施政的重要内容。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执政党通过财政、税收、行政等手段推动节能,新加坡执政当局建立了一个2000万新元的环境可持续创新基金,鼓励企业、个人在节能、环保和资源再生利用等方面的开发创新。日本政府通过改革税制,规定企业如果达到节能标准或使用节能产品,将在一定时期内享受减免税的优惠,如果达不到节能标准又无法按期改进,将被处以100万日元的罚款。美国和德国制定了相关法规,用减免销售税的办法鼓励公众购买新能源汽车。

       第四,通过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将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新型循环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执政当局迫于资源匮乏和能源危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执政当局的政策推动下,循环经济在日本已经成为企业的日常行为,松下、索尼、丰田等许多大公司都基本实现了“产业垃圾零排放”。德国的循环经济已经发展成一个新兴产业,所有生产行业的垃圾被处理后重新使用的比例高达50%。其他欧盟国家也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并制定了回收、利用或循环使用的具体办法和目标。英国规定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要增加10%,2020年增加到20%;荷兰执政当局规定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应达到60%;法国规定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率为80%。

       第五,重视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奥地利执政当局规定中小学必须开设环保课程,定期聘请环保专家讲授环保和垃圾回收知识,新闻媒体经常宣传环保新知识和新发明。瑞典政府将节能和环保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大力宣传,并积极向国外推广其节能经验,使全民对环保都有一种自豪感。美国将每年的11月15日定为“美国回收利用日 ”,环境保护局专门开设网站,宣传再生物品的知识。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宣传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以节约环保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几点启示

       纵观各国执政党近40年来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问题上的理论、政策和做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一些新思路、新举措,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摈弃旧的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符合时代潮流。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公正和环境和谐的片面的发展观已经在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展现了种种弊端。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之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第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盲从。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既要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但又不能在环保等问题上提出过高的要求,尤其不能被一些不符合国情的理念束缚住手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仍必须从国情出发,以控制人口过速增长、保障粮食安全和抵御自然灾害等为重点,不能盲目超前。

       第三,必须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工作纳入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中来,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其他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避免成为政府或企业单方面的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不仅要注重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还要考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改善社会氛围和稳定社会秩序结合起来,在改善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环境对人影响是相对性的。

       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对人影响是相对性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大小之分。有些人意志不坚定,容易受外界影响,外界好坏会对大自身有很大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其成败,当然有些人定力很好,不易受外界影响,可以在嘈杂的车厢看书,保持做一股清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是有一定影响的,但不是绝对的。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环境是可以改变人,但是人也可以不被其改变,坚守自己,做自己做一股清流。你看总有人,在他人对明星夸夸其谈时保持安静;在他人炫耀名牌包包衣服时选择沉默;在他人嚼舌根时保持微笑。这不是自恃清高,这是素养。

       一般而言,环境大致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家庭环境、工作环境等,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和范围,对人的心理发生影响,左右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其中既有正性作用,又有负性作用。

环境:

       环境既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通常所说的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人类活动对整个环境的影响是综合性的,而环境系统也是从各个方面反作用于人类,其效应也是综合性的。人类与其他的生物不同,不仅仅以自己的生存为目的来影响环境、使自己的身体适应环境,而是为了提高生存质量,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造环境,把自然环境转变为新的生存环境。这种新的生存环境有可能更适合人类生存,但也有可能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人与环境”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