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初中作文 初中作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_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电子书

zmhk 2024-05-18 人已围观

简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_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电子书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今日更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新,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探讨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_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电子书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今日更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新,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探讨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最新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3.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4.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5.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位置》

6.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_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电子书

最新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上新:

2021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这学期,本人带2个班级,共96名学生,其中,男生47人、女生49人。在上个学期的学习中,孩子们的数学基础知识、技能已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他们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探究交流意识和基本的学习习惯。

       2个班级中,大多数孩子对学习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对一些需要动手操作、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发现部分孩子的自觉性较差。有的还早上课不注意听讲;有的孩子口算时比较马虎;有的孩子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总体来说,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个别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规范课堂常规,优化教学方式,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总复习。

       根据新课标,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综合与实践”三个领域:

1.数与代数

       安排了5个单元。内容包括: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100以内数的认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本册中100以内数的认识分成三段。第一段认识整十数和一百,结合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第二段认识几十几,结合教学几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第三段教学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这样安排,学生容易在操作中发现规律,先认识整十数,再认识介于整十数之间的几十几,可以加深对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把口算和认数相结合,可以用数的组成作为口算的基础,使口算可以进行,通过口算又可以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

2.图形与几何

       安排了1个单元。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要求在钉子板上围平面图形,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物体或在方格纸上画平面图形。用折、剪、拼等方法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初步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经验。

3.综合与实践

       本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分别安排在第四、七单元里,《我们认识的数》用100以内的数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描述、估计、交流,《小小商店》简单的购物,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体验,联系现实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

三、教材重点与难点

       本册教材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

       本册教材难点: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

更多详细内容及进度表,请见百度文库: 2021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的一般规律。

        2、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由小精灵带来一张藏宝图引出“百数表”

        二、解构百数表,探索数的规律。

        1、观察百数表,找规律。

        出示41页百数表第一、二行所给的数,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按照这个顺序,你能填出它们之间的数吗?

        依次出示两支特殊的数队伍(两个斜行),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剩下的数你能填出来吗?(学生按一定顺序把百数表填完整)。

        2、涂色,找规律。

        (1)完成41页例4(1)的涂色活动。并交流涂色中发现的规律。

        (2)你还发现哪些新的规律了吗?

        自己观察,想一想。

        和同桌或前后桌小朋友说一说。

        全班交流。

        3、课堂小结。

        三、依据规律,拓展提升。

        1、给数找家:

        (1)34和56

        (2)78和45

        2、完成41页“做一做”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比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已经学习了数的组成,数的读写和数的顺序,老师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

        (1)、6是()位数,100是()位数,82是()位数。

        (2)、28的8在()位上,表示()个();2在()位上,表示()个()。

        (3)、36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99里有()个十和()个一,它后面是()。

        (4)、按照数据的顺序填数:

        34、35、()、37 69、70、()、72

        2、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再来看看这两道题。

        (1)、在○里填入“>”、“<”、“=”。

        15○20 11○9 8○8

        (2)在66、25、9、89、75、100这些数中,最小的是(),的是()。

        生回答后,问:“你怎么能这么快就知道哪个数最小,哪个数?”引导学生说出一位数比两位数小,两位数比三位数小,最终得出:位数多的数较大。

        3、即时练习。

        4、如果都是两位数,我们能不能也这么快的比出大小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手上有一些卡片,卡片上都是两位数,我们请两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来抽取卡片,看看哪组抽取的卡片上的数更大。

        开始游戏。

        在游戏中使学生明白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2、小结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大小,先看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更大;如果都是两位数,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相同比个位。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再指名学生说说是怎么比的。

        2、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四、拓展题。

        1、连线。(课件)

        2、填上合适的数。

        26□7 100>3□ 58<5□ 78<□2

        3、你知道我是谁吗?(课件)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3~104页8、7、6加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1、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生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教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根据几个小组汇报操作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由于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其他方法,如数数法、接数法便不再出现或很少出现。

        2、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办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凑十的方法: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课题)

        巩固内化,发散思维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几的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有什么关系?(一样)那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目8+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汇报:

        生1:从9中拿出2,与8凑成10,10加7等于17。

        生2:从8中拿出1,与9凑成10,10加7等于17。

        生3:我想因为9+8=17,所以8加9也等于17。

        教师对这3种方法都予以肯定,并特别表扬第3种方法。教师渗透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教师用课件演示9+8=17想的过程和8+9=17想的过程,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迁移。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圈一圈,算一算。

        2、(课件出示)1路公交车上原来有6个人,又上来了7个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

        3、(课件出示)小兔找家:每个小兔身上有一个算式,每个小屋上有一个得数,学生做对后,小兔子就能回到自己家。

        4、(课件出示)写算式。根据图中情景,写出算式,看哪个同学写得又多又好。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篇)4

        一。独立填写。

        数学游戏

        课题阅览室第二课时备课人

        教学

        二、数字游戏:

        1、课题跳绳

        教学

        2、出示:

        小松鼠捡了一大篮子松果,它吃了25个,篮子里还剩17个,谁知道小松鼠原来有几个松果?25+17=42(个)

        3、告别了小松鼠,来到湖边,湖里的荷花粉红粉红的,一只只蜻蜓在空中飞舞,它们在找自己最喜欢的花朵,咱们帮它们找一找。独立连线P64看图连线。

        4、快来看那边,大象妈妈正在考小象呢?

        小象:我今年3岁。象妈妈:你出生时我29岁。

        你们知道象妈妈今年多少岁吗?29+3=32(岁)

        5、看那只淘气的小猴在干什么?给小鹿量身高。

        小花:92厘米小点:73厘米小黄:比小花矮,比小点高

        小黄可能多高?请选择:(56厘米73厘米80厘米95厘米)

        6、几只笨熊想玩跷跷板,快来算一算,算好后帮它们把跷跷板画好。

        7、数学活动:

        淘气哥哥拿着20元钱去买玩具,他可以买什么?

        出示:玩具枪:11元玩具汽车:21元洋娃娃:18元

        玩具熊:13元拼图:7元积木:9元球:5元

        小组讨论:有几种买法,每种买法花多少钱?找回多少钱?

        8、数学游戏:

        猜猜我是多少?

        (1)我比38大17。 38+17=55

        (2)我减13就是60。 60+13=73

        (3)我加上20就是52。52-20=32

        三、把得数排队:

        68+17 94-48 62-18

        82-35 38+25 49+27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23及练习五1——3题。

        教学目标:

        1、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和用数学进行一番回顾与,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2、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中通过动手操作,发展个性,概括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归纳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和复习。

        板书:和复习

        二、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1、口算:

        我们先进行口算练习,开火车回答。哪列火车来开呢?(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第一行和第一列共15道算式)。

        提问:这道题(15-9)你是怎么口算的?谁有不同的想法?

        2、初步感知规律:

        ⑴刚才我们用各种方法口算出20以内的退位减法,现在老师把这15道口算算式卡片排成两行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可以按什么规律来给这些算式排排队呢?(先独立思考,后小组组织讨论)

        ⑵第一行算式的被减数都一样,可以按减数的大小顺序进行排队。第二行算式的减数都一样,可以按被减数的大小顺序进行排队。下面,老师要让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来给15个算式排排队。请小组长拿出黑色的袋子放在桌上,里面装的就是这15个算式。各个小组的同学要听从组长的安排,有的找算式,有的贴,分工合作,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配合得最好,排得又对又快。

        ⑶学生动手操作。

        ⑷小组展示,并说说是按什么规律来排的。

        ⑸:同学们真厉害,经过你们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得出了这么多种排法,真了不起。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还有21道算式,为了排列起来比较直观,我们先按照这种排法(③)来排

        学生排法中:

        ①排成两行的;

        ②差相等的;

        ③排成倒“7”字型的。你们能按照这种方法很快地排列出来吗?好,看看哪个小组又对又快又整齐。是这种排法的小组,就讨论一下,接下去怎么排?

        3、运用规律,完成表格:

        ⑴谁能说一说刚才我们排的这一行一列有什么规律呢?

        ⑵接下来该排哪个算式呢?(师指11-8下面那一格)。请小组长拿出第二个袋子,里面装的是其余的21道算式卡片,小组合作,按照规律继续排下去。看看哪个小组排得又快又整齐。

        ⑶学生动手操作。

        4、,引导学生说出“20以内减法表”的规律。

        ⑴竖着看,算式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你怎么知道差是从小到大的?

        ⑵横着看,又有什么规律?你是怎么知道差是从小到大的?

        ⑶除了这些,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怎么知道斜着看,差都一样?

        ⑷掌握了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在计算的时候做到又对又快。

        三、应用规律,完成练习。

        1、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相同的所有算式。

        2、学生自由选择,想写差是几的算式就写差是几的算式(要求:差是相同的所有算式)。

        3、课件出示游戏:摘苹果

        开放性计算练习:13-()=613-()=11-214-()=()-()13-()〈616-()〈7

        四、布置作业:练习五1——3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篇)6

        本单元教学简单的方位知识,使学生能够分辨自己的前后、上下、左右,并会应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这些方位,而且以自己为中心的前后、上下很容易界定,所以例题及“想想做做”都以辨认左右作为教学重点,对于上下、前后,教材只是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使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位置关系的过程中自主获得认识。教材设计的学习活动有看图说话、游戏、操作等。

        1、例题的教学内容分三个层次编排。

        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语言描述。

        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

        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

        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进行表达;

        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而且从其中的一句话可以推理得出另一句话。要体会这两句话之间的必然联系,但不要求学生同时说两句话,不要刻意进行这样的练习。

        看图说一说以左、右关系为主。图中的小明、小红、小刚、小芳四人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等位置关系不会有困难,也不会有歧义。如果说出前后或上下关系也是可以的。

        2、联系自己的身体作出判断。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想想做做”第1题遵循这个规律设计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要反复进行,让学生学会辨别左右。

        “想想做做”第2、4、6题涉及左右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和操作活动。即使发生错误,也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从而改正。

        3、在开放的情境中练习。

        “想想做做”第3题通过“苹果上面是鸡蛋”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观察和表达。教学物体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要注意三点。

        一是让学生充分地说。图中的五种物体放在冰箱的四层里,每两层物体的位置都有上、下关系。因此,可说的内容很多。让学生充分地说,既能调动积极性,又给他们大量的练习机会。

        二是语言结构不要过分单调、机械。可以像教材示范的那样说“什么的上(下)面是什么”,也可以说“什么在什么的上(下)面”。在注意语言准确、完整的同时,鼓励说法多样,通过语言的灵活促进思维的灵活,但不要进行说法多样的训练。

        三是收集一些相关的语言,如苹果的上面是鸡蛋,鸡蛋的下面是苹果;面包的上面是苹果,面包的下面是白菜;牛奶在苹果的下面,牛奶在白菜的上面等,让学生从中体会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及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若干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小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请听他说了些什么?你们能帮上贝贝这个忙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结交好友为开头引入本课,唤起学生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一个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操作感知: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设计意图学生对各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经历认识各类物品特点的过程。)

        (3)出示课件,揭示概念。课件出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图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4)齐读图形名称。

        (5)板题:认识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从实物到图形名称到立体图形的认知,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多媒体形象化教学的功能,展示出抽象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生成,解决本课重点。)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别出示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辩认。

        2、学生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3、亲身体验,感知特点。

        (1)学生选一个喜欢的物体做好朋友,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4、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5、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四、游戏“看谁摸得准”。

        1、老师与一生做游戏(示范)。

        2、小组游戏。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设计意图游戏是大家都喜欢的活动,易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多种感官加深对各种形状形状物体的体验。

        五、巩固练习(第37页1、2题)。

        设计意图给每个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在数数的过程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六、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或者参与运球游戏。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球能任意滚动。

        2、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分小组进行合作完成,既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逐步体验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七、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好朋友?他们的样子你都记下了吗?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 导语数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一门基础性的科学,值得每个人去学习。尤其处在现代这个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一定量的数学知识来提高自己在社会竞争力。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认识图形

 一、图形可分为

        (1)平面图形

        (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西师大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00以内数的认识

 1、能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能说出100以内各个数位的名称以及这些数位的排列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

        3、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能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5、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第几组第几排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辨认从正面、背面、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能辨认正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会用这些平面图形拼图。能认识生活中这些简单图形。

        7、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活动中,体会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饿一致性,在学习寻找简单平面图形的共性。

        8、认识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数学加与减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

        9+1=10  8+2=10  7+3=10  6+4=10  5+5=10  4+6=10  3+7=10  2+8=10  1+9=10

        9+2=11  8+3=11  7+4=11  6+5=11  5+6=11  4+7=11  3+8=11  2+9=11

        9+3=12  8+4=12  7+5=12  6+6=12  5+7=12  4+8=12  3+9=12

        9+4=13  8+5=13  7+6=13  6+7=13  5+8=13  4+9=13

        9+5=14  8+6=14  7+7=14  6+8=14  5+9=14

        9+6=15  8+7=15  7+8=15  6+9=15

        9+7=16  8+8=16  7+9=16

        9+8=17  8+9=17

        9+9=18

        1、熟记2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20以内进位加法、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法口诀表

        10-1=9  11-2=9  12-3=9  3-4=9  14-5=9  15-6=9  16-7=9  17-8=9  18-9=9

        10-2=8  11-3=8  12-4=8  13-5=8  14-6=8  15-7=8  16-8=8  17-9=8

        10-3=7  11-4=7  12-5=7  13-6=7  14-7=7  15-8=7  16-9=7

        10-4=6  11-5=6  12-6=6  13-7=6  14-8=6  15-9=6

        10-5=5  11-6=5  12-7=5  13-8=5  14-9=5

        10-6=4  11-7=41  2-8=4  13-9=4

        10-7=3  11-8=3  12-9=3

        10-8=2  11-9=2

        10-9=1

        2、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

        (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相差数列减法。

        (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列减法

        3、应用题解题时候,要根据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1)总分关系(加、减法)

        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

        ①问题中出现“一共、共、全长、原来等”表示总数时,列加法。

        ②问题中出现“还剩、剩下、余下、第一次、第二次、用去、吃了等”表示部分数时,列减法。

        (2)大小关系(加、减法)

        大数-小数=相差数

       大数-相差数=小数

       小数+相差数=大数

        ①“多”字或“少”字后面的数是差数。

        ②“比”字左、右两边的数分别是大数、小数。

        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差数列减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失败乃成功之母,重复是学习之母。学习,需要不断的重复重复,重复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其实任何科目的 学习 方法 都是不断重复学习。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1)点数;

        (2)接着数;

        (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1)“拆大数、凑小数”。

        (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10的合成与分解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我们从小爱学习。1+9=10,10可以分成9和1。

        你拍二,我拍二,互助友 爱好 伙伴。2+8=10,10可以分成8和2。

        你拍三,我拍三,养成卫生好习惯。3+7=10,10可以分成7和3。

        你拍四,我拍四,放学认真做值日。4+6=10,10可以分成6和4。

        你拍五,我拍五,质疑答问要举手。5+5=10,10可以分成5和5。

        你拍六,我拍六,勤奋努力争上游。6+4=10,10可以分成4和6。

        你拍七,我拍七,创建先进班集体。7+3=10,10可以分成3和7。

        你拍八,我拍八,全面发展人人夸。2+8=10,10可以分成2和8。

        你拍九,我拍九,反复验算不马虎。9+1=10,10可以分成9和1。

        你拍十,我拍十,为人做事要诚实。10+0=10,10可以分成0和10。

        一年级数学轻松学习好方法

        1、列条件

        找出课本中的一道例题,将例题的已知条件和求解求证一一列出;

        2、做题

        把题目做出来;

        3、检查

        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有错误;

        4、订正

        根据题目的答案订正自己做的题目;

        5、做对

        把题目做对;

        6、节奏

        找出做题目的节奏感,分几大步?

        7、小结

        这个题目考什么?

        8、改变

        对知识点的条件或结论做出改变,重新出题;

        9、解题

        每做一种改变就是一个新的题目,解出来;

        10、整理

        整理出一个知识点的所有题目类型。

        一个题目按照这十个步骤做下来,学习效果会明显改善。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期末重点汇总

        ★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期末重点汇总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与复习技巧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 编部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位置》

        学习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计划本身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计划对学习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制定好的 学习计划 ,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总结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相邻单位的进率是10,即1元=10角,1角=10分。

        2、人民币按制作材料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按单位分为元币、角币和分币三种。其中元币共有七种,分别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角币共有三种,分别是1角、2角和5角;分币也有三种,分别是1分、2分和5分。

        3、人民币的换算:

        (1)2元8角=(28)角

        2元10角=(30)角

        (2)2元8角=(2.80)元

        2元10角=(3)元

        (3)2.15元=(2)元(1)角(5)分

        12.00元=(12)元

        (4)0.70元=(7)角

        0.05元=(5)分

        4、换钱

        (1)换成一种: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2)换两种以上:1张10元可以换(4)张2元和(2)张1元

        数学 学习 方法 技巧

        .复习是一个巩固和改进你所学到的东西的过程

        三十二知道事情应该是什么意味着你是聪明的;知道事情是什么,你是有 经验 的;知道如何使事情变得更好意味着你是有才华的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生命,所以要控制时间控制的生活,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我们可以做时间的主人、生活的主人,自己的主人

        碎片似乎是麻烦,但实际上它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它符合人脑记忆的规则,但可以节省时间

        .隐喻可以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知识教师总是善于运用隐喻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也应该善于使用隐喻来帮助他们记忆

        .深入理解的基础是深层记忆,以理解和应用记忆的方式教学知识是最合适的,如果有类似的公式、定理等,可以用列表记忆的方式进行比较

        .不要把学习看成是一个枯燥的 逻辑思维 过程,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大胆运用 想象力 ,对提高学业成绩很有帮助

        如果我们把每节课都看成是一场小小的战斗,那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是非常必要的,就像战前的警察一样

        岁面对挫折,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不要专注于痛苦的经验

        四十保持健康,保持机体活力,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应注重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坚持锻炼,保证生活节欲有序

        .学会清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绪,了解情绪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巨大关系,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拥有健康快乐的青春

        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脑力劳动如果学习过于紧张,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不仅会影响你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过度的学习疲劳也会伤害你的身体,影响你的健康

        .俗话说,一分钟辛苦,一分钟收获要长大,我们必须付出努力,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取得好的结果,我们必须付出相应的劳动

        .数字与形式的内在关系,特别是其本质属性和科学规律,仅靠感觉、感知或表象是难以理解的只有通过思考,它们才能被深刻地理解和牢牢地抓住

        .一个人不仅要靠与生俱来的东西,还要靠他从学习中学到的东西来塑造自己

        、急功近利容易导致失败,学习应循序渐进

        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方法,它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完成的问题

        .听课教师应始终遵循思路,善于掌握教师讲解中的关键词,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五十通过对上节课解题过程中的分析推理过程进行 反思 和提炼,有助于理解新课程的内容

        使用图表进行比较和复习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准确地复习知识

        .对于具有明显递进关系的知识,可以绘制知识电路图

        .做练习是巩固知识最有效的方法,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要以为教科书上的老师说过,即使过去,要知道这些例子往往是的考试,你的基础知识是否掌握牢固

        .问题后思维是提高知识水平、深化思维深度、提高思维紧张度的有效途径

        .将已完成的结果替换为问题,看原问题所给出的已知量是否可以反向求解,或者从得到的结论到已知条件是否与原问题的已知条件一致

        “做一个好工作,必须首先加强他的“——好学生非常善于使用学习材料来巩固记忆,从而提高成绩

        .教科书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因此,我们不仅要把握教科书中的概念和公式,而且不能忽视教科书中的一些细节

        .参考书上不需要做三类问题:完全掌握的问题不必做,超出考试大纲的问题不必做,太奇怪的问题不必做

        教师提问往往是相关知识、难点或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当其他学生说话时,他们应该注意听,听和分析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下册

        ★ 一年级数学课文的知识点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部编版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

        #课件# 导语课件中包含了课文中的所有内容以及该课文的寓意。可全面提升孩子们对于数学的兴趣。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设计的。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位置》,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学内容:

        位置(第5页)

        教学要求:

        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

        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课件座次卡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初步感知位置

        1、谈话引入师:小朋友咱们班今天来了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可想和你们交朋友呢(出示动物卡片)你想跟哪个动物交朋友,你就对它介绍一下你的位置,它好过去找你

        2、小朋友自我介绍,并拿到动物卡。

        二、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

        1、找座位游戏师:每个小动物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打开看一看(动物卡背后有新座位号)

        师:先用你的眼睛找一找你的新座位在哪里,与你的同伴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一说)

        师:在行动之前,你想提醒小伙伴们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互相谦让。学生按卡找座位

        2、介绍方法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这么快找到座位的?(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在小动物的帮助下,找到了新座位,而且有的同学很乐于助人,看来同学们对前后左右掌握得较好,刚才你们的找座位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位置”

        板书课题:位置

        3、介绍新位置

        师:你们都有了新的座位,周围有了新的学习伙伴,现在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位置,然后请小朋友起来说给大家听一听。(多说一些)

        4、点名游戏

        师: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点名游戏,先看老师怎么做?第6组第3个站起来!第2组第1个拍拍手!××在哪里?第3组第4个是谁?

        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发令做裁判?

        5、进一步探究位置相互间的关系

        师: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你有什么关系?前后两个同学的位置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小组汇报

        生:左右同学和我是同一排,前后的同学和我是同一组。

        三、练习反馈

        1、教师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机会的很多,同学们喜欢看**吗?今天我们就到电*去看看

        (1)课件出示第8页的第4题

        师:让我们好好看看电*的座号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是双数,右边是单数,越往两边号就越大。

        (2)师:那第一位小女孩拿着9排12号,不知道应该坐哪呢?谁来帮帮他,上讲台指出。

        师:你们是怎样找到这个座位的?(生口答)

        看书:把剩下的小朋友找见座位连线

        (3)全班汇报,学生说,教师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都给小朋友找到了座位,你瞧他们多高兴呀!小蚂蚁又给我们出了道难题!

        2、挂图了示第8页的第5题图

        (1)情景导入

        师:有这么多好吃的,小蚂蚁都爱吃,但它最爱吃苹果,我们帮它想一想,小蚂蚁怎样走能吃掉苹果?

        (2)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为么多办法,它太感谢你们了,下面请你们帮助它完成第8页的第5题吧。

        3、同学们帮助小朋友找到了座位,帮助小蚂蚁找到了好吃的,小兵、小明也想考考我们!

        完成书中的第6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师:同学们学习很认真,解决了许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一做大胆取喜欢的游戏,“听反话”

        要求

        (1)同座位的,一个说一个做。

        (2)一个同学说,全班做

        (3)一个同学做,全班同学说。

        

篇二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进一步体验和深化位置概念。

        2、技能目标:能准确地确定和表述物体所处的准确位置,建立较强的位置感,为今后建立较好的空间观念打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多种活动的参与中体会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进一步体验和深化位置概念。

        难点:能准确地确定和表述物体所处的准确位置,建立较强的位置感,为今后建立较好的空间观念打基础。

        一、课前游戏,导入新课

        点指游戏:教师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做游戏,那我们上课前也来做个“点指”的游戏。老师说哪,同学们就用手指哪?

        从这个“点指”游戏中我们明白了耳朵、眼睛等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其实任何物体都有它们的位置,那么在生活中如何确定他们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位置。

        二、观察讨论,探究位置

        1、“文明之星”是谁呢?

        第1个“文明之星”在第5组,第2个“文明之星”在第3个,请同学们找一找他们是谁?(无法确定)

        引入今天课题:位置

        2、数一数,玩一玩

        (1)按我们现在的座位,同学们看一看,我们班一共有几组?习惯上我们从哪里数起?

        (2)听口令:

        请第一组的同学挥挥手,请第二组的同学跺跺脚

        请第三组的同学拍拍肩,请第四组的同学站起来转一圈

        请第五组的同学笑一笑,请六组同学拍拍手

        3、猜一猜

        (1)最近某某同学很有进步,你能说出他的位置吗?

        (2)互相说一说你的好朋友是谁,说出他的位置,让同学猜一猜。

        (3)向同学介绍你前、后,左、右的同学是谁。把第5页的内容填上。

        (4)仔细观察前后两个同学的座位、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自己的座位有什么关系?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做一做:根据第一行第2个是猴子这个条件,

        谁知道狗在第几行第几个?

        2、星期天小明去看**,他买了一张8排13号的**票,他拿着票走进电*发现有两扇门“单号门”、“双号门”,小明看了看手中的票想:“我应该进哪扇门呢?”哪位同学能帮助他?(出示教科书第8页第4题)

        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帮助他。

        3、小蚂蚁找食物。教科书第8页第5题

        在动物园的另一角,有一只小蚂蚁饿急了,正在找东西吃呢。忽然它看见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很想吃,可在它周围有许多方格,怎样才能吃到苹果呢?请看图,这儿有提示:蚂蚁往右走几格,再往上走几格到苹果处。我们一起来帮帮小蚂蚁好吗?(老师演示,让学生明白题意)

        四、小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天才其实就是可以持之以恒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一直都是学习通向成功的最好捷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概括

        1、加数+加数=和2、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4、?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5、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大数=小数+多出来的数小数=大数多出来的数多出来的数=大数小数

        6、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

        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7、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8、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9、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10、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知识点:

        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 配对 ”,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 方法 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

        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小学一年级 数学 学习方法

        第一、认真听老师讲课。这是我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听讲时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开小差,更切忌一边讲话一边听讲。其次要专心凝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因为数学是以严谨著称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间就隐藏玄机无限。听讲时还要注意记笔记。一次老师讲了一个高难度的几何题,我一时没有听懂,多亏我记下了这道题以及解法,回家后仔细琢磨,终于理解透了,以至在一次竞赛中我轻而易举地解出了类似的一道题,获得了宝贵的10分。上课还要积极举手发言,举手发言的好处可真不少!①可以巩固当堂学到的知识。②锻炼了自己的口才。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和错误能得到老师的指教。真是一举三得。总之,听讲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

        第二、课外练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课后作业也是学习和巩固数学的重要环节。我很注意解题的精度和速度。精度就是准确度,专心致志地独立完成作业,力求一次性准确,而一旦有了错,要及时改正。而速度是为了锻炼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紧迫感。我经常是这样做的,在开始做作业时定好闹钟,放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再做作业,这样有助于提高作业速度。考试时,就不会紧张,也不会顾此失彼了。

        第三、复习、预习。对数学的复习,预习我定在每天晚上,在完成当天作业后,我将第二天要学的新知识简要地看一看,再回忆一下老师已讲过的内容。睡觉时躺在床上,脑海里再像看**一样将老师上课的过程“看”一遍,如果有什么疑难,我立即爬起来看书,直到搞懂为止。每个星期天我还作一星期功课的小结复习、预习。这样对学数学有好处,并掌握得牢固,就不会忘记了。

        第四、提高。在完成作业和预习、复习之后,我就做一些爬坡题。做这类题,尽可能自己独立思考,努力找出隐藏的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就需要看一看参考书,以及请教师长和同学。总之,要做到多看、多做、多问、虚心、勤奋,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才是关键的关键。

        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部编版

        ★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部编版

        ★ 部编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知识点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

        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

        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

        填合适的单位。(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知识点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学习过程

        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立体图形的特征

        2、播放微视频,学生观看

        (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以及三棱柱,播放从立体图形中“拓”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3、组织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学具的不同形状在练习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平面图形。画的又好又快的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分享他的作品。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5、认识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纸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折出来的是什么图形?请大家动手做一做,准备好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哦

        6、归类整理

        (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跟家长 说说 每个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一年级 数学学习方法 技巧

        (一)用“凑十法”口算

        按照式题的特征,应用定律和性质使运算数据“凑整”:

        1. 加数“凑整”

        如14+5+6=?启发学生:几个数相加,如果有几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把几个数相加。

        2. 运用减法性质“凑整”

        如50-13-7,启发学生说出思考过程,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并通过比力,让学生 总结 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如果减数的和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把减数先加后再减。这种口算比力简便。

        3. 连乘中因数“凑整”

        如25×1?4×4,25与4的积是100,可直接口算出结果是140。

        (二)运用“分解法”口算

        就是把标题问题中的某数“拆开”别离与另一个数运算,如2?5×32,原式酿成2?5×4×8=10×8=80。

        (三)运用一些速算技巧进行口算

        1. 首同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

        即用其中一个十位上的数加1再乘以另一个数的十位数,所得积作两个数相乘积的百位、千位,再用两个数个位上数的积作两个数相乘的积的个位、十位。如:14×16=224(4×6=24作个位、十位、(1+1)×1=2作百位)。

        2. 头差1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即用较大的因数的十位数的平方,减去它的个位数的平方。如:48×52=2500-4=2496。

        3. 采用“基准数”速算

        如623+595+602+600+588可选择600为基数,先把每个数与基准数的差累计起来,再加上基数与项数的积。

        (四)熟记常用数据

        如:1~20各自然数的平方数;念好“练”字经“练”是指口算要经常训练。口算能力的形成,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且训练要多样化。

        一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2)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人教版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小学一年级下数学考点

        ★ 编部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这节课教的认识图形不能跟上学期的重复,要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仅供参考。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1

单元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图形(1)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1)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3、学做风车。

        (1) 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图形(2)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练习一(2)

        长方形( ) 正方形( )

        三角形( ) 圆 ( )

        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

二、新授。

        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2、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

        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手画)

        4、完成教科书P4、4。

        5、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认识图形(3)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别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 ”,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

        3、口答。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5、1。

        2、完成教科书P5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7第7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4、完成教科书P6第五题。

        观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4)你发现了什么?

        (5)图中缺了几块 ?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5、完成教科书P7第六题。

        6、完成教科书P7第8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2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2、3页,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看懂了什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梳理回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

        (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

        (1)引导认识长方形。

        ①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

        布置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②画一画。 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③比一比。 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画的长方体的一个面,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

        ④揭示名称。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指出: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作长方形。

        ⑤找一找。你们手中的长方体还有哪些面的形状也是长方形的?找到后看一看、摸一摸。

        (2)自主认识正方形。

        ①谈话启发方法。刚才我们用了“先看一看长方体一个面的形状,再摸一摸,然后把它画下来”的方法认识了长方形,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正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

        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个正方体,用刚才认识长方形的方法去认识正方体每个面的形状。

        ②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③交流后概括。

        让学生将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再选择一部分学生画出的正方形在投影仪上展示。

        提问:咱们画下来的这种图形叫作什么呢?

        概括:这些图形都是正方形。

        ④再看一看,正方体的其他面是什么形状的?

        (3)放手认识圆。

        ①引导回顾方法。刚才我们从长方体上认识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认识了正方形,那从圆柱上又能认识什么图形呢?请小朋友拿出一个圆柱来,找到圆柱的这个面(底面)。想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请你也用这样的方法去认识圆柱底面的形状。

        ②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③集体交流。

        交流方法: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个面的形状的。

        交流图形:互相看一看画出的图形。

        揭示概念:我们画的这种图形又叫作什么呢?(圆)

        ④找一找圆柱上还有哪个面也是圆,指给同桌看一看。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P3做一做)

        (1)在平面图中找学过的图形。

        其实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就藏在日常的生活中。瞧,这是小红家的客厅(出示小红家客厅图).里面就有许多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比如凳子的面是长方形的。谁也来这样找一找、说一说?

        (2)在自己身边找学过的图形。

        在我们的身边、周围有这样的图形吗?谁发现了?请你指一指、说一说。

        (3)回忆生活中见到的所学图形。

        这样的图形生活中也有,谁来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今天所学的这几种图形?

        像这样的图形生活中还有很多,小朋友课后可以继续去找一找。

四、操作中体验深化

        (1)提问: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全班交流。

        (2)提问: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请大家猜一猜,再动手围一围。

        (3)讨论:为什么在钉子板上能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围成圆?(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是直的,能围出来,而圆的边是弯曲的,围不出来)

五、总结延伸: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很多的数学活动.你学得开心吗?在这些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3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一年级下册 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目标:

        1、 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 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 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

        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 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

        1. 想象印证

        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

        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

        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

        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5. 发明设计

        (1)请小小设计师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组合,设计出一幅美丽的作品(电脑演示:情景激发)。

        (2)评选比赛(四人小组互评,选出小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第二课时 平面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前后(第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歌中唱的是什么?(你们喜欢风车吗?)其实,风车是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不仅这样,还有很多平面图形组成的千变万化的图案呢。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变得很神奇的魔术师吗?好,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了。(板书课题)

二、折一折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对了,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屏幕(演示)。

        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好,我们再来看屏幕。

        归纳: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得到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一折、剪一刀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

        2、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

        那么,我们在课前说过,纸风车是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你们会做风车吗?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请注意看(播放视频)。

        (1)通过视频,我们可以做如下步骤: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根据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我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再裁下,然后我们将正方形的对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留有余地,之后我们将出现的八个角每隔一个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铁丝串好,纸风车就可以在风中转动了。

        (2)问:风车的制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图形?是怎样让一张纸变成风车的?动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己的风车。

        (3)小组互评,展示学生作品。

        好了,我们先把纸风车放一边,看看还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摆出来。请看这辆小汽车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三、拼一拼

        说得非常好,那你们想玩拼图吗?

        1、下面,我们就用你手中的2个长方形拼一拼,看看你们能拼出什么图形?(动手吧)(幻灯展示答案)

        2、再来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展示。

        问:至少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3、大家都这么聪明,那你们能摆出这样的六边形吗?

        4、好,接下来就请大家用你手中的9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比一比,谁拼得又快又好,开始!(幻灯展示答案)

        5、现在,老师也难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请注意看(一)最少用几根小棒能拼成两个三角形?

        (二)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图形?

        (三)你能用老师给的四个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吗?

        (太棒了,鼓励一下我们自己)

四、剪一剪

        为了奖励大家的发现,我还想和大家再做一个魔术(你们会用圆剪出一个正方形吗?好,接下来神奇的魔术就要开始了。我们根据提示,就这样(对折→对折→剪下→成功)

五、补一补

        朋友们都听说了我们的神奇魔力,米老鼠也来请我们帮忙了,你们愿意帮他把墙修补好吗?(同时请一名同学到台前来亲自动手粘一下)在我们的帮助下,米老鼠家缺了10块砖的墙就被修补好了

六、拼图大比赛。

        1、师: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发挥你的想象,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组员合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比一比,看那些同学拼得又好又快,又有创意。

        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己评价或者互相评价。

七、欣赏品评,知识延伸

        师:同学们刚才拼的图形非常漂亮,老师很喜欢。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需要优美的图形的装饰,同学们也可以是一位小小设计师,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点生活,美化环境。(欣赏生活中的优秀装饰作品)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你有什么想法?

        师: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爱动手,勤思考,不断地学习,一定能设计出更加美妙的图案,用数学来美化生活。课后,也可以上网查一查,看一看,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八、总结

        好了,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图形宝宝们也要和我们说再见了。那从今天开始,就请同学们利用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来拼组出神奇的造型,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够发挥你神奇的七巧板魔力,拼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最后,就让我们伴随着神奇的七巧板乐曲与各位老师说再见吧。

       好了,今天关于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